离婚律师-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

离婚律师-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

首页 > 婚姻法律知识

不离婚也能分共同财产?这 2 种情况,法律明确支持
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09:18

不离婚也能分共同财产?这 2 种情况,法律明确支持

“没离婚就想分财产,这不是要散伙吗?” 不少人觉得,夫妻共同财产只有在离婚时才能分割,可现实中,像老王夫妻那样 “没离婚却闹着分财产” 的情况,并非毫无法律依据。《民法典》实施后,明确规定了 “不离婚也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” 的情形,既保护了弱势方的权益,也避免了共同财产被恶意损耗。今天就结合法律规定和实务案例,把其中的门道讲清楚。

一、先搞懂:哪些财产属于 “夫妻共同财产”?

要谈 “分割”,得先明确 “分割的对象”——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,直接关系到能分什么、分多少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 1062 条,从结婚登记之日起至婚姻关系解除前,夫妻双方获得的以下财产,原则上都属于共同财产:

劳动所得:双方的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(比如兼职收入、绩效奖金);

经营与投资收益:共同经营生意赚的钱、股票基金的收益、租房的租金(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产出租);

知识产权收益:一方写小说赚的稿费、发明专利获得的转让费(婚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明确可以取得的);

继承或受赠财产:继承父母的房产、接受亲友赠送的存款,若未明确 “只归一方”,就属于共同财产;

其他法定共同财产:住房公积金、基本养老金、破产安置补偿费等,哪怕是一方单独缴纳的,婚姻存续期间的部分也属于共同财产。

比如,小李和妻子结婚后,小李的工资每月存入共同账户,妻子用自己的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房,这套房、小李的工资、妻子的公积金余额,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原则上两人各占一半。

二、重点:不离婚能分财产的核心情形,有法律撑腰

正常情况下,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共同管理、使用,不分你我。但出现以下两种特殊情况时,哪怕不离婚,一方也能向法院申请分割共同财产,且法院会依法支持。

情形:一方恶意损害共同财产,必须及时止损

如果一方通过 “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” 共同财产,或 “伪造共同债务” 等方式,严重损害共同财产利益,另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,无需等到离婚,就能起诉要求分割。

常见的 “恶意行为” 有 4 种,结合案例更易理解:

转移财产:丈夫背着妻子,把共同存款 50 万元转到自己母亲名下,谎称 “帮老人理财”,实则想独占;

变卖财产:妻子未经丈夫同意,把两人共有的学区房低价卖给亲戚(价格远低于市场价),钱自己私吞;

挥霍财产:丈夫沉迷赌博或奢侈品,短短半年花掉共同存款 30 万元,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;

伪造债务:妻子为了多分财产,找朋友伪造 “婚内借款 10 万元” 的欠条,让丈夫一起承担 “虚假债务”。

三、关键提醒:分割财产的 3 个注意事项”

必须向法院申请,不能自行分割

不离婚分割共同财产,不能双方私下约定,必须通过法院判决 —— 这是为了防止一方以 “分割” 为由损害另一方权益,也让分割结果更具法律效力。

分割后,剩余财产仍为共同所有

法院分割的是 “已被损害或急需使用的部分”,不是把所有共同财产全部分完。比如一方转移了 50 万元,法院可能判决从剩余财产中补偿另一方 25 万元,剩余的房产、存款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后续仍由双方共同管理。

举证是关键,证据要充分

起诉时,需要提交 “对方恶意损害财产” 或 “扶养对象重病” 的证据:

针对恶意行为:提交银行转账记录(证明转移财产)、房产买卖合同(证明低价变卖)、债务欠条的鉴定报告(证明伪造);

四、如何提前规避风险?做好 “财产约定” 是核心

与其等到出现矛盾再分割财产,不如提前做好规划,避免纠纷。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或婚后,签订《夫妻财产约定协议》,明确:

哪些财产属于个人(如婚前购买的房产、继承的指定归个人的遗产);

哪些财产属于共同财产,以及共同财产的管理方式(如 “大额支出需双方同意”);

出现特殊情况(如一方恶意转移财产)时,如何分割财产。

比如,约定 “夫妻共同存款超过 10 万元的支出,需双方签字同意”,这样就能避免一方擅自挥霍或转移大额财产;约定 “一方的父母重病,可用共同财产支付医疗费,无需另一方同意”,就能减少后续的矛盾。

这种协议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、内容不违反法律,就具有法律效力,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“不离婚却要分财产” 的尴尬局面。

最后:法律的 “灵活性”,是为了保护真正的公平

不离婚也能分割共同财产,不是鼓励夫妻 “分心眼”,而是法律在 “夫妻财产共同制” 和 “个体权益保护” 之间找到的平衡 —— 既维护了婚姻的稳定性,又防止一方因另一方的恶意行为或冷漠态度,陷入 “财产受损” 或 “无法履行法定义务” 的困境。

如果遇到类似情况,别觉得 “没离婚就不能分财产” 而忍气吞声,及时咨询律师,收集证据,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毕竟,好的婚姻需要双方共同珍惜,但必要的法律保护,也是婚姻长久的重要保障。

 

2025 © 离婚律师-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 All rights reserved.
浙ICP备15040386号-7 法律咨询热线(微信):15988861036